1適用范圍
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外墻涂料飾面工程。
2施工準備
2.1材料準備
2.1.1外墻涂料主要為乳液型涂料、無機涂料、水溶性涂料等水性涂料,按漆膜成型外觀再分為薄涂料、厚涂料和復層涂料。
2.1.2外墻涂料基層應使用專用膩子,配套外墻抗堿封固底漆,骨漿材料。
2.2機具準備
空氣壓縮機、噴槍、電動攪拌器、盛水桶、天平、磅秤、開刀、鐵板、油刷、滾筒、專用托盤、砂紙板等。
2.3作業備件
2.3.1涂飾工程應在抹灰基層、細部處理、門窗框安裝及其他相關安裝工程施工完畢并驗收合格后進行。
2.3.2基層應堅固、平整,不得有開裂、掉粉、起砂、空鼓、剝離、燥灰等缺陷。
2.3.3基層表面應清潔,無灰塵、浮漿、油跡、銹斑、霉點等污物。
2.3.4做好樣板塊,并通過驗收確認。
3施工工藝
3.1工藝流程
基層清理→填補縫隙、局部刮膩子→涂抗堿封底涂料→滿刮膩子二遍→砂紙打磨→涂刷底層涂料→復找膩子→貼分色紙帶→刷第一遍外墻面層涂料→復找膩子→砂紙打磨→局部墊刷外墻涂料→刷第二遍外墻面層涂料
3.2操作工藝
3.2.1基層處理,涂料飾面基層應干燥、堅實、牢固,不應有起砂、裂縫、疏松起殼、空鼓等缺陷,基底必須清潔,無塵土,油污、無濺漿、脫模劑等污染物,若發現有上述附著物,應用鏟刀、鋼絲刷、砂紙、洗滌劑等除去,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干透后方可進行涂裝。墻面處理后應盡快施工,以免重新污染。
3.2.2外墻涂飾工程的基層處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新建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層在噴涂前應涂刷抗堿防潮封閉底漆。
(2)舊墻面在噴、涂前應清楚疏松的舊裝修層,并涂刷界面劑。
3.2.3填補縫隙,局部刮膩子,用外墻專用聚合物水泥膩子將墻面縫隙等坑洼不平處分遍找平,操作時要填實抹平,并將多余膩子收凈,待膩子干燥后用砂紙磨平并將浮塵掃凈。
3.2.4刷抗堿封底涂料,可以采用滾涂、刷涂或噴涂,封閉墻面的堿性,提高面涂與墻面的附著力,并保證吸料量相當,增加底層材料的強度,不可漏涂或不涂,底漆分水性、油性、有色、無色,可根據面層涂料要求選擇相應配套的底漆。
3.2.5滿刮膩子,根據墻體基層的不同,刮膩子的遍數一般二遍,可作調整。外墻涂裝應使用外墻專用聚合物水泥膩子,或自配水泥膩子,其配合比為:聚臘酸乙烯乳液:水泥:水=1:5:1。切不可用普通低強度內墻膩子,包括801膠加白水泥類膩子,膩子層不宜太厚,控制在3~5mm為宜,刮膩子時應橫豎刮,并注意接槎和收頭時膩子需刮凈,膩子干燥后應磨砂紙,將膩子磨平,磨后將浮塵清理干凈。
3.2.6復找膩子,對墻面上的麻點、坑洼、刮痕等用膩子重新復找刮平,干透后用細砂紙輕磨,并把粉浮塵掃凈,達到表面光滑平整。局部補刷抗堿封底涂料。
3.2.7外墻涂料開桶后應充分攪拌均勻,如黏度太大,可根據說明書加稀釋劑來調整施工性能,不可過度稀釋。面層飾面分薄層、厚層及復層外墻涂料。
3.2.7.1薄層外墻涂料適合細拉毛墻面或平涂;厚層涂料適合于粗拉毛且漆膜較厚。外墻施工一般情況下使用滾涂法施工,涂刷前應先將門窗口圈20cm用漆刷刷好,然后再大面積滾涂,先上后下,每一道涂刷應以分隔線、墻面陰陽角交接處或落水管為界,使用滾筒時,必需配套使用滾筒托盤,滾涂前應先用水或稀釋劑將滾筒濕潤,滾去多余的液體再醮取涂料。醮料時只須將滾筒刷的一半浸入料中,然后在滾筒托盤勻料板上來回滾動幾下,使之含料均勻,滾涂時,自上而下,按W形方式將涂料滾在基層上,然后再橫向和縱向滾勻,最后須向同一方向收尾,以保持花紋和反光的一致。當滾筒刷較平時,再將則滾涂的表面輕輕理一下。每次滾涂的寬度大約是滾筒長度的4倍,并使滾筒寬的三分之一重疊,以免涂膜交合處形成滾痕。為保證涂布均勻,節省涂料,滾涂時滾筒刷兩端用力需均勻,滾涂開始時含料較多,用力可稍輕一些,然后逐步加重。操作時手和肩盡量不用力,只是借助滾筒的翻轉而進行涂刷。滾筒的回轉速度不宜過快,以免涂料飛濺,影響涂裝效果。收邊時動作要輕,始終自上而下進行。根據不同面積的大小可以使用不同尺寸的滾筒。
3.2.7.2復層涂料飾面不要求底層非常平整,對于粗拉毛墻面選用復層涂料為合理;對于缺棱掉角明顯的缺隙的應用聚合物水泥膩子修補后方可進行涂裝。骨料層施工一般采用機械噴涂,屬于反應固化型的應隨配隨用,不可久存,且配料要由專人負責,保證配料準確。噴骨料前應先將門窗等進行遮擋,噴嘴與噴涂面一般應相距30cm左右,噴頭與基層要保持垂直狀態,噴槍移動方向要與基層平行,不能呈弧形移動,操作時應先移動噴槍再扣扳機,松開扳機后噴槍才停止移動,陰陽角分隔線處應加以遮擋,噴涂不均勻可以補噴,以保證均勻,骨料層噴涂完畢后根據要求可以用塑料輥或橡皮輥進行滾壓,復輥交接處不要出現明顯的接痕。噴嘴在使用中若有堵塞,要用竹簽疏通,嚴禁使用硬鋼絲或鐵釘,以免損壞噴嘴的形狀,降低其精密度,影響噴涂效果。噴槍用畢立即用水或稀釋劑清理,噴嘴口徑與噴涂壓力依據涂料產品說明書等要求而定。在骨料涂層上一般二道面涂,施工方法同4.2.6.1。
3.2.8涂刷分色線,不同顏色的分色應避免在陰角處或同一平面上進行,如穿墻管道、頂棚、墻面陰角處與涂料交接部位應刷成10mm寬分色帶。
4質量標準
4.1主控項目
4.1.1外墻涂飾工程所用涂料的品種、型號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性能檢測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
4.1.2涂飾工程的顏色、圖案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1.3基層處理應符合本作業指導書3.2.2條的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和手摸檢查,檢查施工記錄。
4.2一般項目
4.2.1薄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4.2.1的規定:
薄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 表4.2.1
序 | 項目 | 普通涂飾 | 高級涂飾 | 檢驗方法 |
1 | 顏色 | 均勻一致 | 均勻一致 | 觀 察 |
2 | 泛堿、咬色 | 允許少量輕微 | 不允許 | |
3 | 流墜、疙瘩 | 允許少量輕微 | 不允許 | |
4 | 砂眼、刷紋 | 允許少量輕微砂眼、刷紋通順 | 無砂眼、無刷紋 | |
5 | 裝飾線、分色線直線度允許偏差(mm) | 2 | 1 | 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 |
4.2.2厚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4.2.2的規定:
厚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 4.2.2
序 | 項目 | 普通涂飾 | 高級涂飾 | 檢驗方法 |
1 | 顏色 | 均勻一致 | 均勻一致 | 觀察 |
2 | 泛堿、咬色 | 允許少量輕微 | 不允許 | |
3 | 點狀分布 | —— | 疏密均勻 |
4.2.3復層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符合下表4.2.3的規定:
復層涂料的涂飾質量和檢驗方法 表4.2.3
序 | 項目 | 質量要求 | 檢驗方法 |
1 | 顏色 | 均勻一致 | 觀 察 |
2 | 泛堿、咬色 | 不允許 | |
3 | 噴點疏密程度 | 均勻、不允許連線 |
5施工注意事項
5.1基礎應干燥,涂刷溶劑型涂料時,基層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乳液型涂料時,基層含水率不得大于10%。
5.2基層的PH值不得大于10,當采用抗堿封底材料時,基層PH值不得大于抗堿封底材料的允許值。
5.3涂飾工程所用的抗堿封底材料、膩子和涂飾材料必須相適應,膩子和封底材料宜與涂飾面料配套。
5.4涂飾層應按“底涂層、中間涂層、面涂層”的次序要求進行施工,后一遍涂料的施工應在前一遍涂料表面干燥后進行。涂飾溶劑型涂料時,后一遍涂料尚應在前一遍涂料實干后進行,每一遍涂飾材料應涂飾均勻,各層涂飾材料必須結合牢固,對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增加面涂層的次數。
5.5同一外墻面同一顏色應用相同批號的涂飾材料,當同一顏色批號不同時,應預先混勻,以保證同一墻面不產生色差。
6成品保護
6.1涂飾工序與其它工序要合理安排,避免其它工序又進行修補工作;
6.2施工前應將不進行噴涂的門窗及墻面保護遮擋好;
6.3噴涂完成后及時用木板將洞口保護好,防止碰撞損壞;
6.4油漆施工時嚴禁蹬踩已施工完部位,并防止將油罐、涂料污染墻面;
6.5漆膜干燥前,應防止塵土玷污;
6.6拆腳手架時嚴防碰損墻面涂層;
6.7施工后應根據所用涂料的特點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對被污部位,應在涂料未干時及時清除。
7安全環保措施
7.1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安全、環境意識教育,嚴格遵守公司關于《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作業指導書》的有關規定。
7.2高空作業超過2m應按規定搭設腳手架。施工前要進行檢查是否牢固,使用二人梯應四角落地,擺放平穩,梯身應設保險鏈。
7.3禁止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在架子上工作,架子上人數不得集中在一起,工具要擱置平穩,以防止墜落傷人。
7.4在兩層腳手架上操作時,應盡量避免在同一垂直線上工作,必須同時作業時,必須有可靠的防護。
7.5涂飾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涂飾作業安全規程《涂漆工藝安全及通風凈化》GB6514及《勞動衛生和勞動衛生管理》GB7691中的有關規定。當涂飾材料飛散或溶劑揮發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時,操作人員應有勞動保護措施。
7.6每天收工后應盡量不剩油漆材料,不準亂倒,應收集后集中處理,廢料(如廢油筒,油刷等)按環保要求分類處理。
7.7配料及操作地點應經常保持整潔,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使用可燃性溶劑時嚴禁明火。
8質量記錄
8.1基層質量檢查記錄
8.2原材料的出廠合格證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
8.3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8.4施工記錄
8.5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8.6分部,分項